自然界中每一種事物都有它的作用,園林景觀設計公司認為,每一個健康的生態(tài)系統,都會有一個很完善的食物鏈和營養(yǎng)級,比如秋天的落葉就可以成為春天新生命的營養(yǎng),公園中去掉落葉實際上就是切斷自然界的閉合循環(huán)系統。
在城市綠地的維護管理中,變廢物為營養(yǎng),如返還枝葉、返還地表水補充地下水等就是最直接的生態(tài)設計應用。自然的自組織和能動性。自然是具有自組織或自我設計能力的。
熱力學第二定律顯示,一個系統當向外界開放,吸收能量、物質和信息時,就會不斷進化,從低級走向高級。進化論的倡導者托馬斯亨利赫胥黎就曾描述過,一個花園當無人照料時,便會有當地的雜草侵入,最終將人工栽培的園藝花卉淘汰。
蓋亞理論顯示,整個地球都是在一種自然的、自我的設計中生存和延續(xù)的。一池水塘,如果不是人工將其用水泥護襯或以化學物質維護,便會在水中或水邊生長出各種水藻、雜草和昆蟲,并最終演化為一個物種豐富的水生生物群落。自然系統的豐富性和復雜性遠遠超出人為的設計能力。
與其如此,不如開啟自然的自組織或自我設計過程。自然的自設計能力,導致了一個新的領域出現,即生態(tài)工程化由傳統工程是用新的結構和過程來取代自然,而生態(tài)工程則是用自然的結構和過程來設計的。
自然系統的這種自設計能力在水污染治理、廢棄地的恢復(包括礦山、采石坑、采伐跡地等〕,以及城市中地方性生物群落的建立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。
例如,景觀設計師邁克爾范瓦肯伯格設計的通用米氏公司總部(位于明尼蘇達州,明尼阿波利斯市)的項目中,設計師擬自然播撒草原種子,創(chuàng)造適宜于當地景觀基質和氣候條件的人工地被群落,每年草枯葉黃之際,引火燃燒,次年再萌新綠。
整個過程,包括火的運用,都借助了自然的生態(tài)過程和自然系統的自組織能力。在廢棄礦山的恢復中,除了常規(guī)的用植被來進行生態(tài)系統的恢復外,還可以利用地貌過程來開啟自然恢復過程。